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农民工市民化=“去留守儿童+去空巢老人”

发布日期:2016-05-11    浏览次数:4665

       近些年,为了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并且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成绩。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深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十分严峻。

  

       很多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但是他们的家属包括老人、儿童只能留在农村,因而变成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因为缺乏父母正确的教导和关怀,留守儿童逐渐变成一个贬义词。而农村中的空巢老人缺乏子女赡养,享受不到与城市同等良好的医疗环境。《共绘网》建议: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就是鼓励进城务工的农民带上子女和家属在城镇一起生活,他们可以享受应有的就学、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工市民化=去留守儿童+去空巢老人”?您对此有什么更好的看法?请您一吐心声,共同脱贫。
  
相关热词搜索:城镇化 农民 中国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58)  |  中立(1)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SLdada2017-08-16

城市化当然是历史的必然进程,可怎么城市化,在今天,当有更多的改革开放的内容,不同于几百年前欧洲的“羊吃人”,也不仅仅是让农民变市民,如果不觉悟到更多、更新的改革内容,尤其是在思想上、观念上的,那么,城市化只能徒具一个空壳。在当下留守儿童六千万,留守老人、妇女则更多的乡村,他们连不少土地都耕种不了,而城市化与他们的关系又如何捋清?撕裂的城乡,撕裂的国人,如果不予重视。任凭撕裂下去,空中楼阁是必会崩塌,在地面上摔个粉碎的。

(0)

莫如2017-01-24

“我是城里人”的底气如何才能有?答案很明确,减少不同身份背后的福利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众所周知,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降低入户门槛仅仅是破题,更重要的是让进城落户农民能够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和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真正享受“同城同待遇”。用最大诚意开启落户之门,就要有敢于触碰改革“硬骨头”的勇气和智慧。面对如何剥离户籍与福利、如何保护落户农民的财产性权益等问题,各地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舍得真金白银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只有这样,才能让进城农民推开落户大门后,走得稳,走得持久。

(0)

齐让2016-08-05

不管扶贫资金来自财政拨款还是来自金融信贷或民间捐赠,都要用得有效。为此,关键是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贫困地区的村干部和农民都要转变观念,不能有依赖思想。要认识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定要建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摆脱贫困。第二,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到致富产业,并齐心协力把致富产业做强做大。第三,要留住劳动力,包括欢迎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一个村寨,如果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了,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即使有再好的规划,也富裕不起来。

(0)

支建华2016-08-04

我赞同推动农民工加快向城市新市民转变。很多农民工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之所以没有落下脚来,主要是户籍、住房、公共服务三道门槛迈不过去。从户籍制度改革、房地产去库存、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创新和突破,就能让他们在城里安居乐业。推动农民工加快向新型创业者转变。农民工在带动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我们要搭建好政策、服务、园区等平台,配套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为返乡创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0)

杨方2016-08-03

我认为共绘网的这个建议非常好,真正帮中国解决了大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挑战与机遇永远并存。每当完成系统性的资源配置改革,都无异于社会肌体的一次完善,带来各种子目录改革的契机。矛盾不可避免,问题总是存在,但我们既不能因为畏惧困难就裹足不前,也不能只凭暴虎冯河的一腔血勇。方法是具体而微的,是因人而异的,原则却是统一的,那就是从确保人民的获得感出发,从因势利导确保改革红利出发,不“跑冒滴漏”,不异化变形,让好政策真正生出好结果。

(0)

杨洁篪2016-07-19

从“乡土中国”到“流动中国”,留守人群成为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除了诸多“治标”的配套手段,正如国务院此次出台意见所指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想从根本上破解留守问题,就必须改变“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尽可能减少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时空分离。

(0)

曹金萍2016-07-08

城市发展是动态的,现在的“老市民”大都是老移民,“新市民”大都是新移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应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数额与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努力保证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老市民”不失落、“新市民”无抱怨。

(0)

孙继业2016-07-05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应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温度”、共享城市生活。这就要求城镇化工作处理好“面子”与“里子”、个性与共性、建设与保障的关系,让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舒心。在城市规划上问计于民,把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实行规划审批前公开公示制度;在市政建设上问需于民,把满足市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城市管理上问效于民,把市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对城区交通、安全、环卫实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增强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

王朝阳2016-06-29

随着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这种变化似乎不可避免,但是,它的发生,却注定了让整整一代人感到不安。人们怎样看待死亡,将最终影响怎样活着。最近二十年,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少有人注意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那些能从容地为死亡做准备的老人,对现实也有很强的影响力,而对后事无所期待的人,晚年又是怎样的心境?这个过程,和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所引起的老人与子女的分离一起发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面向未来”的时代,人们为留守儿童而焦虑,但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很少有人注意背后的世界,注意那些老人。

(0)

罗辉2016-06-29

我认为作为家长,不能只为赚钱,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克服打工生活中的困难,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享受生活的阳光。这样,即便少些经济收入,也值得。流出地的一些县及乡镇政府建立了寄宿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住校条件,解除了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之忧。如何让乡镇学校的教师尽责,成为一个关联问题,许多乡村教师因为收入偏低而不安于现状。当地政府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真正重视了,就一定有办法。流入地政府再加一把力,为打工者的子弟提供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减少他们的客居感。当这些孩子成年后,回味曾经随父母打工生活过的城市,会有个美好印象。

(0)
1 2 3 30条信息
1 3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