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到底是要“上帝”和“神”,还是要法治,不能因做错事而用“上帝”或“神”来忏悔,洗脱罪名?

发布日期:2019-12-10    浏览次数:5032

  

             法治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两者在当今社会中并存,但并不代表宗教可以取代法治,不代表可以用忏悔来代替刑罚。

  

           基督教中有一种“忏悔意识”,它来源于“原罪”理论,忏悔自己的的罪过以寻求上帝的宽恕从而提升自己的现实生活及道德良知。在西方国家,大部分人都信仰基督教,而忏悔就是基督教传统中的重要精神生活要素,他们做错事需要自我忏悔,但令人可笑的是,那些抢劫、勒索、打砸、制造恐怖主义事件的犯罪分子也试图用宗教价值观(神)来忏悔,代替刑罚,这偏离了一个正常社会的法治轨道,宗教从来就不能和法治同日而语,犯罪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才能匡正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相关热词搜索:上帝 神 法治 忏悔 挡箭牌 洗脱 罪名
赞同(36)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FUHFW2019-12-20

人品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 杨绛先生说: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才干的主人;而才干,只是品德的奴仆。 我们可以没有优越的学历,没有充分的资本,但不能没有好的人品。 因为人品,才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才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才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 人品,反映一个人做事的态度,也反映一个人做人的修养。 人品好,路才会越走越宽。 徐世昌曾说过:“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做事先做人,这是古人留传下来亘古不变的大道理。 而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无可置疑,人品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是人生最好的通行证。 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大受影响,路只会越走越窄。

(0)

科技风2019-12-17

我陷入更深的思考:修行和商业是两端吗?修行和生活是分开的吗?后面看到《六祖坛经》,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说明生命的觉醒,是要在生活中感悟的。六祖也明确地说,修行其实是不分出家和在家的。大愿法师和一诚法师都说:“行住坐卧皆是禅”。在老祖宗的圣贤智慧中,是没有确定什么样的人算是修行人,也没有确定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修行的。《金刚经》要求修行人“不着相”,不被任何外部境界迷惑、干扰、动心,还要认清这些“相”,知道这些“相”其实都是来帮我们修行的。《太上感应篇》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就说天道不特别关照某一个特殊群体,只是善良的人,常常与天道相应,表现出来,好像上天特别优待善人一样。《道德经》更直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将万物一视同仁,将人类,动物、植物和草扎的狗一样对待。既然天地一视同仁,不区分好人坏人,也就不区分善恶,既然天地将万物都看成草狗,哪里会分什么人是修行人,什么行为是在修行?当然,更不会区分您是否在家还是出家,也不会区分您是在做商业还是在禅修中……于是,从圣贤智慧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修行!参禅打坐是修行,读经抄经是修行,拜佛朝山是修行,讲经说法是修行;传道解惑是修行,引人向善是修行,修桥补路是修行,扶危济困是修行;穿衣吃饭是修行,行住坐卧是修行,嬉笑怒骂是修行,两情相悦也是在修行;幽幽怨怨是修行,快意恩仇是修行,嫉恶如仇是修行,杀人如麻也是在修行……时时刻刻,不停不歇,连恨人骂人,生气打架,都在进行着“修行”!而且,不分群体,所有人都一样,都是在“修行”!如此一来,“人生是一场修行”说法圆满,可能圣贤的本意是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毫不间断”的修行!如此,则“商业”与“修行”没有分别,“修行”与“生活”也再无区别。所有人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都是在“修行”,一切,是一不是二。既然人生是一场“毫不间断”的修行,我们应该怎么修?这个修行的目标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梦想和憧憬,如何实现?

(0)
1 2 3 22条信息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