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口迁徙流动带来哪些化学反应?

发布日期:2014-12-17    浏览次数:2013

  

        一个求发展、重发展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流动的城市。人口迁徙流动带来的影响并不停留于简单的人口空间位置的变化,而是思想文化、创新力量的新鲜注入,这是一个城市、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由于部分人的缺乏素质和城市制度的不完善,人口迁徙的负面作用一次又一次爆发。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了居住、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等压力,城市资源如何合理分配成为最为重要的话题。而当外来人口在城市中辛勤工作、依法纳税、遵纪守法,却为何因为户籍问题沦为二等公民。细究来看,其实讨论所谓人口流动带来的弊端显然是带有偏见的,要知道,这个世界本没有城市,在不远的未来,地球融为一体,也没有一等、二等公民之说人口迁徙流动会带来哪些化学反应?你有什么想法?

相关热词搜索:人口迁徙 城市 发展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44)  |  中立(4)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常生中2020-02-19

病毒的目的是为了繁殖自己,那么如果病毒很快把宿主杀死了,病毒就没有办法繁殖自己,所以这种病毒对病毒本身来说其实是不合适的。 但为何又有些病毒,非常的凶猛,人体感染之后,很快就会发病,并且还会死亡?人类死亡之后,这些病毒也将随之失去了“栖息地”而死亡。当宿主死亡速度超过传播速度,随着宿主的死亡,病毒也就一起凉凉了。那病毒为何自取灭亡? 实际上,有时候病毒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宿主不一样,它的进化亦并非万能的。简单来说就是,很多病毒在遇到人之前没有做好跨种传染的准备。比如我们知道的蝙蝠,身上带有很多病毒,一旦传到人身上,人就受不了。因为同为哺乳类生物宿主,人类与蝙蝠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通过几 百万年的进化,蝙蝠天天浑身发烧40度,搁人身上,早就烧成智障挂了,但它们不会。这样一来,适应了蝙蝠40度体温的病毒,一旦传到人身上,人哪还能受得了? 要知道,即便是人和人之间,免疫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更何况是从原来的野生动物宿主身上来的病毒呢。 总之,高度毒力的做法对于病毒自身是不利的,但病毒有时也没办法,它们首先要自保,这个过程的进化可能就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促使新宿主向原宿主靠齐,结果就是新宿主受不了,死亡。一种就是进化适应新宿主,大家和平共处,通过岁月,慢慢相互作用。 简而言之,病毒虽然没有思维,但是庞大的数量会构成进化算法。它们非常“聪明”,会快速变异以便于更好的传染。不利于传染的变异个体很快死掉了,只有那些适于生存和传染的变异体才会走得更远。 所以,一般来说,病毒在进化和变异的过程中,它会向着那种低毒性和更强的传染性发展。低毒性和传染性对病毒本身来说是有利的,以便于自己在宿主体内长期生活,以及“传染”更多的宿主。

(0)

国王的新衣2019-08-14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0)

李小娟2015-03-02

人口的流动,促进一个城市的发展,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无限动力。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效应,例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等问题。我觉得,为了吸引人才,为了跟上国家的步伐,世界的潮流,城市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在不反对人口的迁徙的前提下,加强力度对城市环境等各方面的管理

(0)

李小娟2015-03-02

(0)

李光耀2015-02-26

对我来说,新加坡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我享受新加坡这样一个文化混杂、人群混杂、食物混杂、民族混杂、商品混杂、建筑风格混杂的,曾经的殖民城市所呈现出来的奇特丰富性,喜爱移民和多元文化融合带来的拼贴式的生活方式。我支持共绘网,是你们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思潮的风起云涌,预祝你们取得成功!

(0)

MQ2015-02-06

人口的迁徙,最重要的还是带来的新的文化,不同文化交融和碰撞,是创新的源泉。医疗,交通,教育这类的问题,事实上是可以通过规划来调节的,比如建立卫星城,拒绝外来的文化,只会令城市走向封闭落后。

(0)
1 6条信息

王新强2015-11-23

美国、加拿大等福利完备、环境优越的发达国家,吸引着全球各地无数人前往定居。可作为外来户,要想立足北美并不容易,语言、经济、工作的压力足以让人们身心疲惫,而将下一代教育视为“生活的重中之重”的华人,比当地人又多一副重担。“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一贯甘心为儿孙吃得苦中苦的老人此时自然挺身相助,放弃国内安逸的晚年生活,被一张机票带到遥远又陌生的环境中。   海外“老漂族”由此应运而生。   这些“老漂族”漂到陌生国度除了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也面临着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上的诸多不适。最让海外老人难耐的便是语言交流障碍、社会归属感缺乏、生活寂寞孤独以及就医不便等困难。

(0)

寸敏2015-10-23

城镇化的进程,不仅让年轻人有了异地寻梦的机会,也让许多老人告别故土,随着年轻人的脚步“漂”到陌生的城市,他们被称为“老漂族”。但是,“住不惯”“处不熟”“诊不便”,成为这一人群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   记者在传统节日重阳节到来之际,采访了多位老人,听他们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苦闷和期盼。“何处安放我的晚年”,何时不再是“老漂族”心中的困惑?   一、为了孩子,多少老人告别故土   老家在山东滕州的赵淑桢,到济南已有两年。每天早上6时半准时起床,她要抓紧时间为一家5口准备早饭。等儿子、儿媳出门上班了,她和老伴就分工合作,完成照顾孙女、买菜做饭、拾掇家务等工作。晚饭过后,把孙女一天换下来的衣物

(0)

胡翎2015-09-01

大清国的八旗子弟的衰落,由征服者的精英滑落到了“提笼架鸟满街溜”的败家子,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而最近看到了一个从未听过的解释是,因为八旗子弟入关后,随着打下了天下而稳定居住下来,与汉人等“他者”是分开的,这种居住的“隔离”造成了他们生活生态的单一化,失去了自身的活力和奋斗精神。这也是美国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热门研究种族隔离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想方设法来实现种族“大熔炉”的道理所在。这个道理用到当今城市化中保持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确属正见。 这是从薛涌先生新著《城市的迷惘》看到的。看到后好奇,专门打了电话请教薛先生。他说,你看现在北京的蓝旗营,就是蓝旗人聚居区。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

(0)

蒲长城2015-08-25

25年前,她在北京学习法语一年之后,远赴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巴黎求学,踏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25年中,她取得了法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后,在法国传媒界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让文化湘商在异国他乡绽放出独特魅力。 25年后,她为首创立的法国湖南商会,成为中国内陆省份在欧洲的唯一省级民间商会组织。 她,就是法国湖南商会首任会长文菲博士,一个集诗人、国际传媒人、文化商人于一身的优雅女士。聆听这位文化湘商在海外发展的经历和对当今社会商业文化的真知灼见,总是能让人获取一种正能量。 一、文学青年的异国生意 1989年秋,23岁的文学青年文菲只身远赴法国求学

(0)

许勇2015-08-20

一、十字军东征埋祸根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在前往耶路撒冷讨伐穆斯林异教徒的途中,全副武装的朝圣者向自己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杀灭家门口的异教徒,却为何要长途跋涉,杀死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 11世纪的十字军战士开始了欧洲最早的屠杀犹太人的行动。如今,欧洲再度被中东冲突殃及。目前在中东参与当代十字军东征(或者未能前往伊拉克或叙利亚)的极端分子也提出了一个与11世纪十字军战士非常相似的问题:为什么不杀死身边的异教徒,却要舍近求远? 今天的问题以及上周出现在《沙尔利周刊》办公室和巴黎一家犹太人超市的答案像900多年前一样令人不快。在这两次事件中,十字军战士都认为他们的

(0)

陈笑华2015-05-13

智库面对的任务之重、课题之多,前所未有 当今世界,智库的水平,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智库建设。长期以来,美国和欧洲的智库建设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智库数量多、影响力大,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世界著名的智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智库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智库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智库总数位居世界第二,包括党政军机关、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在内的各类智库蓬勃兴起,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智库作用,把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

(0)

王正荣2014-12-26

 “自由”,永远都是个让人类为之性灵出窍且甘愿生死相依的神往词语,“我为我之爱的自由,燃烧到这个模样”郭沫若在他的新诗集《女神》中这样吟唱。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自由被定义为人性本身的解放,和那时宗教宣扬的禁欲主义相对,是冲破蒙昧枷锁的本源力量。当时那些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从现实出发,丰富了自由的含义,视之为人感性需求通过理性方式的另一种表达。      然而,我们若以学者正襟危坐的态度从学理层面谈论自由,那么有一个名字和一本书就不得不说,那就是约翰·穆勒和他的《论自由》。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后继者。他把实证主义思想最早从欧洲大陆

(0)

三点2014-12-18

中国文化是以承认人的绝对价值为核心的文化。中国文化认为宇宙是人的延续,是人的宇宙,即所谓“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和谐的天人自然精神,是善的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绝对不容许把他人作为手段和工具。人为实现神的意志的工具、人为国家的工具、人为机器的工具的这些观点固然是不对的,但那种认为以他人为自己的工具、以现代人为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工具、以现代人为给未来社会的人创造幸福生活而存在的观点也是不对的。所以,孟子一方面说人性善,一方面说人皆可以为舜尧,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人人都是自性具足,皆可至诚而如神,自当本身就是一目的,岂可一

(0)
1 8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