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何完善“走样”的假释制度?

发布日期:2014-03-20    浏览次数:2349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它对教育改造罪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司法实践也证明了这点。但在近些年,假释制度频频走样,引发人们的关注。截至20133月前的5年间,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纠正涉及5.2万多人的减刑和假释案。富人、精英、甚至势力强大的黑社会人物往往具备较硬的社会关系和财力,只要找到合适的行贿对象就能寻求到假释的巨大空间。滥用假释制度漏洞的还有那些被判刑后不再被媒体社会监督的贪官,他们利用在任期间所打下的强大关系网更容易逍遥法外,2009年,江门市原副市长林崇中因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他搞了假‘保外就医’,一天牢都没坐过。2014年初,张海虚假重大立功……假释制度已经遭到滥用,极大破坏了法律的公正,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如何完善成为当前亟不可待的任务,相信完善后的假释制度能在法治社会的潮流中发挥出本身的优势。假释制度走样了吗?该如何进一步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假释 司法 罪犯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105)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赖冠霖2019-09-03

监狱在实际操作中甚至"懒得"通知当地警方和其他有关部门。这不仅为富人和精英,甚至为势力强大的黑社会人物提供了寻求假释的巨大空间,只要能找到合适的行贿对象。利用漏洞的大多还是那些被判刑后不再被媒体监视的贪官。他们利用在任时打造的强大关系网轻易逍遥法外。 普遍存在的滥用假释制度已引发高层关注。截至2013年3月前的5年间,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纠正涉及5.2万多人的减刑和假释案。尽管如此,有关部门对假释制度查缺补漏和强化监管仍行动缓慢。

(0)

依旧青青2014-05-15

近日,又有多起刑讯逼供的案例被揭露出来,加之此前的数起刑讯逼供下的冤案,反映出在我们的刑侦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依然严重。对此,我们不妨来讲一讲历史。 刑讯逼供如果说有理论基础的话,那就是“人性本恶”之下的“有罪推定”。从历史上来讲,周代以前是没有刑讯逼供这回事的,因为那时候是讲礼的,认为人都是有尊严的,不会掩饰自己罪过。所以我们知道周代的一些故事,譬如召公在甘棠树下审理案子,譬如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罪犯就不会出来。 开始刑讯逼供是在秦朝,这是一个“人性本恶”和没有尊严的朝代。到了汉朝,承袭了秦朝的思维方式,之后的几千年都是如此,所以冤案比比皆是。 如今的刑讯逼供,实际上就是承袭了几千年的恶劣传统。 再来说说清朝时期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这在我们的课本中被说成帝国主义欺凌中国的铁证。但是,清朝本身没有需要反思的地方吗?事实上是,真正需要反思的正是清朝。 最开始的“治外法权”是由英国人提出的,其理由就是他们无法容忍清朝法庭的刑讯逼供,因此希望他们的公民能够得到文明法治的审判。尽管在一开始清朝拒绝了这个请求,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主动提出给予英国以“治外法权”,以避免各种尴尬。 需要提及的是,英国同期在日本也取得“治外法权”,但是日本政府为了摆脱这份屈辱,决定全面采取欧洲的法律体系,以消除英国人主张该项权利的理由。其结果是,当日本真的采用了西方的法律体系之后,通过外交努力,英国人在甲午战争前同意撤销该项权利,而日本也从此走向法治。 一个没有反思,另一个主动反思,其结果就是一个走向地狱,一个走向天堂。 更为讽刺的是,在领事裁判权下,一些居住在租界附近的中国人打官司会千方百计跟洋人挂上钩,以便能够在租界内审判,其原因非常简单:在大清朝的法庭上受审,不仅刑讯逼供,而且要花钱行贿,最后还得不到公正判决。 之所以做这样的回顾,就是要说明,刑讯逼供既不是中华民族原有的传统,更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如果我们善于学习历史,如果我们有正视历史事实的勇气,刑讯逼供这样的事情原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作者:贾志刚)

(0)
1 2条信息

刘江龙2014-12-18

近来中国社科院学者房宁一段谈法治与人治关系的观点,引发了舆论争议,他说: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理,法治就是一个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那么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   抽象和空泛地看,这个观点挑不出什么毛病,虽然“人治就是经验性治理”的定义过于随意和轻率,但也算是一家之言。纯粹从理论上看这话没啥问题,但结合中国具体问题看,就大有问题了,属于脱离了现实语境的废话,用庸俗的辩证法玩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游戏,以“不能妖魔化人治”这个伪问题,掩盖了“法治还远远不够”这个真问题。   法治是不

(0)

杨科2014-10-30

在2014年的反腐成绩单上,一串政法系统干部的名字,彰显了此轮反腐的“重磅”:岳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建国,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公安局长武长顺,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柳遂记,河南省新乡市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孟钢,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等都因违法违纪先后接受组织调查…… 正人先正己。虽然沦于腐败的政法干部只是极少数,然而“害群之马”影响的却是整个系统的形象。肃清个别政法干部的腐败,维护政法队伍的纯洁性,已成为巡视组关注的重要内容。政法反腐说明:反腐没有死角,公平正义的天平不失衡。 一、执法先正己,清除“害群之马”零容忍 查处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的行政执

(0)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